2018年辽宁省考行测技巧:主旨观点题的三大拦路虎
在公务员考试当中,虽然历年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细节题的考察不多,但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提分点,同时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细节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等能力。在这里,辽宁公务员考试网同考生一起探讨一下细节题的解题技巧,希望能有所帮助。
无论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都占据着较大比例,而主旨观点题的片段阅读是我们的必争之地,就为大家进行一下讲解。
误区一:能找到重点句,但是对重点句,尤其是复句中的重点分句判断有误。
【例1】相对于政府公关,民间外交更具柔性,传播内容和载体更易于被接受,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前,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来华参观访问,中国越来越多的公民走出国门,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使普通公众更易影响舆论。因此要因势利导,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民间外交与政府公关的差别
B.民间外交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
C.应引导民间外交积极发挥作用
D.媒体应在国际交往中正确引导公众
【解析】本文第一句介绍了民间外交的特点和优势,第二句介绍了民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民间外交的现状。第三句立足于前两句进行总结,提出作者的观点,即要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本题正确答案是C。会有同学选择B,选错的学生也知道“因此”之后是作者的观点,他尤其看到了最后一个分句,就认为题干在说“意义”。实际上,“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民间社团等渠道”是状语,“要因势利导……引导国内公众主动配合公共外交”是正确做法,“积极传播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形象”是正确做法可以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最终是为了得出正确做法,故选择C。
误区二:片面地认为句间关系分析就是分析单句、复句之间的关系。
【例2】敬畏经典、阅读经典,在多年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及社会化过程中,早已成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共识,因此,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下滑,并不是指无经典可读,也不是指不认同阅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更集中呈现为无心读或者读不下去。
【解析】本题干中,按照标点符号来看,只有一个句号,即是一整个复句。如果按照个别学员的片面理解,就只能理解这一个句子的含义了。实际上,本题中“因此”之前是一个分句,具有完整的句子结构,“因此”后也是一个分句,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所以,句间关系,也可能是分句之间的关系。
误区三:过分依赖标点符号或关联词。
【例3】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能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解析】本题干中“教育部门”后出现了“也”,大多数学员都能断定出该句与上一句是列举关系,但是与哪一句列举呢?如果过分依赖标点符号,它的前一句是“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很显然,“要……”是个做法,而“教育部门”是个机构的具体做法,所以“教育部门”只能和“大学”呈并列关系,共同作为“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的例子。
提醒考生要注重句间关系的分析,更要知道句间关系分析的两个原则:以句意分析为主,是后句对前句的关系。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