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青少年劳动教育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9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青少年劳动教育。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辽宁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辽宁公务员申论复习技巧详见最新版2019辽宁公务员考试用书
仔细研读下文>>>2019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劳动教育
【背景链接】
据《半月谈》报道,有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只有12分钟。记者在部分省份采访了解到,中小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自理能力缺失,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出现“双赤字”,貌似孩子生了病,但病因还得从家长和学校身上找。如何让劳动教育实至名归 ,成了当下的棘手问题。
【权威论述】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习近平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习近平
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习近平
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习近平
[劳动精神的三个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讲话主要有三个层次。
一是积极引导,努力让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对劳动有端正的态度;
二是持续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
三是大力提倡,让学生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对劳动有具体的行动。
【原因】
先从家长方面来看。如今,一对夫妻大多只有一或两个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父母的眼里,不是小王子就是小公主,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哪还忍心让孩子干体力活。而且,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观念影响,很多家长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让劳动挤占了孩子的学习时间。
再从学校方面来看。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少学校同样存在着误区。有的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课时,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现象突出;有的以学生安全为由,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以画代劳普遍存在;更有甚者,为了不耽误放学,有的花班费雇人打扫教室,直接让孩子当起了甩手掌柜。
【意义】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
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术,获得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社会经验,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培养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
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参考对策】
首先,要解决好孩子“没时间”“不会劳动”等问题。很多孩子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很多父母很少主动教孩子诸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等孩子完全可以胜任的家务,通常是大包大揽家务活,他们认为孩子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在家务活方面“浪费”时间不值得。
其次,要避免学校劳动教育陷入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学校当前的劳动课,实际是“综合实践课”,真正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并不多,大多数学校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课时,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突出。许多学校甚至以保障学生安全为由,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以画代劳。
其三,要避免社会实践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社会实践,本是对校内劳动教育不足的补充。然而,由于校外劳动资源匮乏,学农基地稀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情况,加上很多学校的学生是带着优越感、怀着春游心态来走马观花一下,距离“出出力、流流汗”的劳动体验要求相差甚远。
其四,还要处理好政府购买服务与学生承担劳动的关系。过去学校都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班要包一块校园公共区域的卫生,如今学校里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学生担任值日生承担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擦黑板、扫地、擦窗台等。更有一些学校的班级索性花班费雇人打扫教室,直接替代了学生早晚值日劳动。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培养劳动精神 为孩子幸福奠基
2.加强劳动教育 促进全面发展
[精彩开头]
示例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五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辩证统一体,以德育为核心,共同服务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人才培养的最初目的,是形成立体全面的人格,劳动教育工程是全面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水浇花蕾,不容偏颇。
[精彩结尾]
示例
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无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劳动教育不能成为鸡肋,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共识并积极行动、落实,劳动教育才有望实至名归。
来源:
工人日报:让学生动动手,怎么这么难?
半月谈:当下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 令人担忧
检察日报: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 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出现“双赤字”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